2)196、将军03_他被抓去填番外了(快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惧怕那些胡蛮子越江南渡。

  人身安全有了保证,昌帝很快就沉浸在江南美人的吴侬软语、袖底香风之中,却也不忘吟诗作画,以念韶华早逝的月贵妃连同两人那幼年即夭的孩儿,江南文人闻此,皆以“情痴”赞之叹之。

  倒是北地的一封捷报,终于把近些年愈发怠于政事的昌帝从美人榻上拉了起来。

  原是北地有义士组织青壮抗击胡虏,现如今已复三州,有臣上表为之请封,以正师之名,彰其复土之心。

  昌帝的面色不大好。

  不同于那些根基家业都在北方、时不时地叫嚷着要北上复土的世家,昌帝并不觉得现在的日子与以往有什么区别。他一点也不想回忆当年仓皇南下时的狼狈,若非朝中之人每隔几日都要提起一次“北上”,他几乎要忘却了大昌的帝都本不在此。

  ——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朕是这大昌的天子。

  朕在的地方,才是国都。

  但是封还是要封的。

  就算这些年再怎么懈怠,作为一个在位已有二十五载的帝王,昌帝该有的皇帝本能一点都不缺,他立刻从中嗅出了对自己的威胁。

  胡虏年年南下劫掠,却无治土之心。故而北府六州虽实已沦陷,但名义上还是大昌的国土。

  可倘若这时候突然冒出来一个人,收复了“失地”,那就相当于半壁江山落入人手……他这个皇帝可就危险了,再者虽名为“义士”,但若真的收复六州之土、据北方之地,那人会对南下没有半点想法吗?或者,那真的是“义士”吗?

  昌帝越想越觉得心惊、越想越觉得屁股下面的龙椅开始烫人。

  不仅要封,还得赶快地封。

  越早把那支义军安上“大昌”的名头越好。

  不管那人到底是个什么,得牢牢的把他钉死为“义士”、定为大昌之臣。

  ……涉及了自己的安危和座下龙椅的稳当程度,无论哪一位皇帝,行动都会变得迅速起来。

  只到了第二日,使者便携封赏北上。

  “可巧”,这去使正是昌帝感念与已故月贵妃的旧情提拔上来的月家人。

  ……

  …………

  但是数日后传回来的消息却让昌帝惊愕不已。

  原来那位以一己之力征召青壮、收复三州的义士竟是一位尚未加冠的少年,且据使臣言,这少年眉眼竟与族姐——也就是那位已故的月贵妃——有七.八分相似。

  虽然使者因为不好揣测天家之事没有明说,但这些消息的含义却已十分明了。

  ——这位“义士”极有可能是十年前坠崖未死的十六皇子。

  北地。

  陈因抓着信的手微微颤抖,他几乎要用尽全身克制控制手上的力道,才不至于将这上好的雪宣生生扯烂。

  一口银牙几乎咬得嘎嘣作响。

  ——他怎么敢?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