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4章 高杰_晚明之我若为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

  “诸位既然还留着本官性命,必然是希望通过本官谋条生路,陛下可是对孙传庭极为信重的,恐怕想通过陛下来接受招抚不太可能了,为今之计,只有一个法子能救诸位。”杨嗣昌站在营帐内十分硬气的对李自成等人道。

  这些天虽然吃了不少苦头,但杨嗣昌始终没有放弃对这群流寇的教化,高迎祥也好,李自成等人也好,虽然时而恶言相向,但还是没有对他下杀手。

  “有法子你说便是了,老子最烦你们这群鸟官卖关子!”张献忠骂骂咧咧道。

  前些日子因为高迎祥的战死,流寇的士气一直很低,李自成甚至因此跟张献忠干了一架,多亏曹操的劝阻,才不至于分道扬镳。

  李自成冷哼一声,他实在看不上这张献忠,若不是此时势弱分兵不利,他早就想一走了之。

  流寇们不是没想过用杨嗣昌来威胁孙传庭退兵,可孙传庭竟然根本没将杨嗣昌当回事,刚押着杨嗣昌提出谈判,孙传庭连招呼都没打,直接乱箭齐发,不仅将谈判的人射死,还差点误伤到杨嗣昌。

  这使得杨嗣昌心里也老大不舒服,甚至对孙传庭怀恨在心,你孙传庭不过是一军之将领,如今就敢不把内阁放在眼里,待他回去,定是不能善罢甘休。

  “只要诸位信我,明日可跟着本官弃营投降,不带兵刃,不着盔甲,战马、粮食也都留在营地,再着些哨骑去附近州县,给所在地官员上报诸位的投降诚意,谅那孙传庭也不敢再下屠刀!”杨嗣昌十分认真的道。

  说白了,没有人比崇祯皇帝更想解决匪患,问题是得让朝廷相信他们的诚意,如今山陕的百姓也不跟着流寇混了,唯一的出路就只有投降。

  但现在的问题是,孙传庭不相信、也不同意他们投降,不知道是处于练兵的目的,还是单纯的想要军功,总之谈判意向传过去好几次了,每次都是连信使都回不来,以至于只要李自成指定谁去传信,那士兵总是一溜烟当晚就跑路了。

  而且李自成等人也不信任那孙传庭,他们担心一旦真投降,就失去所有筹码,甚至像洪承畴一样杀降。

  但杨嗣昌的方法却不同,他要通过广而告之的方式,让临近州县的官员都知道,流寇们不仅要降,还是真降,是带着诚意的,孙传庭就是再狠,也不可能连他也一起杀掉。

  因为这对朝廷来说是好事,是德胜,朝廷需要这个好消息来作宣传安抚民心,崇祯皇帝也需要给流寇划上一个句号。

  “咱可是听说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咱自打起兵后,从来都是旁人是鱼肉,你这个狗官,是要诓我做那冤死鬼吗?信不信咱现在就一刀把你砍了?”张献忠瞪着杨嗣昌怒道。

  “张献忠,你别在这儿瞎咋呼,你还有更好的法子吗?倘若再这样下去,不用投降,你我的兵士都跑光了!”李自成实在是忍不住了,对张献忠不满道。

  “跑光便跑光,大不了咱带着心腹去深山里做大王,恁得你李自成能耐,高大哥的死关俺啥事儿,凭啥怪在老子头上?如今不想着为高大哥报仇,却要投了那仇人,你安的什么心?”

  “两位可不要再吵架了,故人已去,可我们得活下去呀!”曹操见两人又吵起来,顿时一个头两个大。

  帅帐里在争吵,营帐外连帐篷都没有的普通士兵却对此充耳不闻,这种阵仗他们见多了,上头首领商议对策基本都是在争吵中度过。

  距离帅帐约莫数百步的一个营帐内,烛光闪烁下似乎有两个人在打架,可营帐周围却连个值守的兵士都没有。

  “心肝儿,动作快点,休要叫那黄娃子晓得了。”李自成之妻刑氏衣衫不整的喘着粗气迎合着。

  “怕个甚,咱在那帅帐外有人盯梢呢,再说他们每次开会不吵个半天决不罢休,姐儿,我跟兄弟们说定了,今夜三更咱就行动。”高杰下面一边运动,双手还不住的在刑夫人大灯上盘旋,烛光映衬之下,端的是好风景。

  ……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