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0章 精减机构_明扬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全省军政法大权。

  如果叛乱涉及几个省,巡抚也没办法应对了,于是又在巡抚上面设立总督一职,统辖数省军政,比如之前吕大器的四省总督一职,就是为了对付张献忠的叛乱而设的。

  问题来了,道员的设立,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架空了州县官员的权力。

  巡抚的设立,又架空了省级官员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的权力,总督的设立,进一步架空了巡抚的权力。

  如此一来,大部分官员的权力被架空了,但俸禄可没有架空。

  这不但造成了大量的机构重叠,还因此多开支了很多官员的俸禄。

  黄振林提出裁撤这些重叠的机构后,秦牧向殿中的大臣问道:“诸位大臣以为如何?”

  吏部尚书杨廷麟出班答道:“启奏秦王,明朝设立道员、巡抚、总督等职,是出于时事需要不得不为之。如今我朝治下,民心思定,百姓安居乐业,少有叛乱之事发生。因此臣以为,确实应该裁撤一些机构,以减少官吏扰民,使天下百姓得了休养生息。”

  内阁大学士李源出班说道:“启奏秦王,如今四境未平,天下未定,臣以为此事尚须谨慎行之,便是要裁撤,也需要想个妥当的办法,以免引发地方官员的恐慌。”

  不管什么时候,裁撤官员都是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作为既得利益群体,也是你统治的基础,你一但剥夺了他们的饭碗,就很容易引发官场的动荡,甚至引发政权的危机。

  李源的话不是没有道理的,现在的大秦看似蒸蒸日上,但敌人四面环伺的局面并没有完全改变,现在就向内部官员动刀子,确实需要谨慎才行。

  但另一方面,官员向来是设立容易,裁撤难,如果不趁现在体制没有僵化的时候裁撤,以后可就更难办了。

  所以裁撤秦牧是一定要裁撤的,关键就看怎么才能让因此引发的官场振动小些。

  大学士诸葛敏想了想说道:“秦王,臣以为,可酌情裁撤一些衙门,象兵备道这一级官员,臣以为还是保留的好;我朝统治下的地方虽然比较平静,但也不能保证就没有叛乱发生。

  兵备道的设立,有利于把叛乱扑灭于萌芽之时,避免事态扩大而难以收拾。因此臣以为,只要把兵备道的职权限制在兵备的范围内,不得干涉州县政法,保留兵备道是利大于弊的。

  到于总督一职,现在则没在必要设立。而巡抚一职,臣以为在情况相对稳定的湖广和江南,也可以裁撤掉,将军政司法大权还于三使司;

  至于新近开拓的地区,因情况特殊,军政未步入正轨,还是暂时保留巡抚一职,以统一事权,迅速恢复民生。”

  诸葛敏考虑得很周到,什么官职有必要保留,什么地方需要特别对待。都考虑到了。

  按他这么一说来,除了兵备道依旧保留作为地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