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75章 筹建新武堂_晚清神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朝军卫制度改编和招汉兵,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建制单位,因而得名,有骑兵、步兵、守兵之分,骑兵、步兵亦称战兵,沿江、海设有水师,绿营兵籍,皆注於册,由兵部管理,“骑兵拔於步战兵,步战兵拔於守兵,守兵拔於余丁,无余丁乃募於民”将官归兵部选任,“凡直省武职副将以上,列名具疏请补,参将以下,按月升选”,绿营仅有极少数驻京师,称巡捕营,隶属八旗步军营统领,其余分屯各省,依所辖地域之大小、远近、险要和人口多少确定兵额,列汛分营,“以慎巡守,备徵调”,绿营兵以“镇”为基本单位,作为全国各大镇戍区基础,设总兵1员,为镇主将,总兵之上设有提督,用以节制一省或数省区域内各镇总兵;又有巡抚,其兼提督者有权节制各镇,巡抚提督之上,又设总督,用以节制一省或数省区域内巡抚、提督和总兵,为该区域高军事长官。

  各镇绿营兵按协、标、营、汛编制,总督、巡抚、提督和总兵,都各有直属亲兵,统称本标,分称总督标、巡抚标、提督标、总兵标,标辖2~5营,分称中、左、右、前、后营,居中镇守,以备徵调,凡副将所属之兵称协,是协守要地部队,按防守地重要程度编配数十至千余人规模不等营,以守备地名命名,由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分别统领,次要地区设汛,每汛数人至数十人不等,由千总、把总统带,自提督以下,仅有统兵权,而无调兵权,其军令寄於总督和巡抚,兵权归於中央,遇有征伐,皇帝另简经略、参赞大臣统兵,调集各地绿营出战,事毕即解大臣兵柄,八旗兵和绿营兵都实行薪给制,按年或月发一定银饷和米粮,八旗兵薪饷和武器装备均优於绿营兵,乡勇营184年鸦片战争以后,八旗兵与绿营兵已**不堪用,1851年太平天国革命爆发,清廷谕令各省举办团练“助剿”,曾国藩湖南募团丁为官勇,订营哨之制,粮饷取自公家,称湘勇或湘军,是乡团改勇营之始,继之,又有仿湘军制度建立淮军和各省勇营,及战事既毕,除曾国藩直辖湘军和其他一部分勇营遣散外,各省险要处仍以勇营留屯,称为防军,防军之外,又有练军,它从绿营选练而來,其营制饷章也全仿湘军,任务与防军同,这样防军与练军成为清朝主要武装力量,它们营制皆源自湘军,湘军以营为基本建制单位,5人为营,营辖4哨,哨辖8队,分由营官、哨官、什长率领,从两营至数十营设统领,兵必自召,将必自选,训练、指挥自主,粮秣薪饷自筹,每营只服从营官一人,每军只服从统将一人,营、军彼此独立,互不统属。

  湘军制度之盛行,成为大清兵制一大变革,从此,“兵为将有”,中央兵权移于将帅。

  这个时期军队武器装备和训练制度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洋务派开始学习西方军队建制,李国楼所组建“武堂”就是以湘军制度为基准,再次改制军队建制,把“督队官”提高到前所未有地位,督队官权力高于营官、哨官,有战时人事豁免权以及监督平时军队训练。

  督队官由武堂直接管理和派遣,隐藏着险恶用心,就是要控制军队,而且是以皇帝名义,让朝廷挑不出毛病,看似皇帝亲卫军,其实就是想把一大批门生,安插进军队基层,只要他坐“武堂”首席学政宝座上够长,一大帮死心塌地门生,就能居于军队高位,军权无形中,就会成为他囊中之物。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