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3 人造皮肤和机器人_养成系黑科技神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看像馄饨皮,用手拉拉却韧性十足。

  负责人在旁边介绍:

  “从冰箱取出,自然解冻,消毒浸泡,贴在创伤皮肤表面,半个月左右创伤就会慢慢愈合。”

  夏知多看了一眼手里的‘馄饨皮’,诧异道:

  “这么神奇吗?”

  负责人便拿来一份测试报告,上面记录了科研人员选取了15只大白兔分5批进行动物试验,贴上人造皮肤后,兔子身上直径3厘米的创口不到20天就得以愈合。

  夏知越看越觉得神奇。

  他点点头:

  “不错,是个好项目。”

  负责人笑着说道:

  “后边还有呢,夏总您随我来。”

  紧接着,负责人给夏知展示了从事细胞疗法研究的Intercytex集团研发出来的,名为ICX-SKN的人造皮肤。

  ICX-SKN是由自体皮肤细胞产生的一种基质,即结缔组织细胞构成的。

  结缔组织细胞能在天然皮肤中形成骨胶原。这些结缔组织细胞可构成类似于真实皮肤的组织结构。

  这种皮肤在28天后可完全与人体结合,封闭并愈合伤口。在初步的临床实验中,由于质地逼真,耐久性好,人造皮肤移植取得突破性成功。

  还有由美国宇航局科学家研制的一种新型人造皮肤:碳纳米管。

  采用垂直碳纳米管层排列在整容手术所使用的橡胶聚合物上,就像是植入一块皮肤一样,碳纳米管通过金丝的串接固定在一起。

  这些碳纳米管分布在橡胶状的聚合物上,这种结合橡胶聚合物和碳纳米管的人造皮肤能够将接触表面的热量传递至传感器网络,就如同皮肤能够及时获取该信息一样。

  碳纳米管提高聚合物上的压电感应后,传感器能够向机器人大脑产生一种信号。

  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技术专家弗拉迪米尔-鲁梅尔斯基将传感器植入机器人的皮肤覆盖层中,这种高科技机器人皮肤可使机器人更出色地完成太空探索任务,人类和机器人的“身体状况”不一样为了实现机器人的智能化,机器人也需要敏感的皮肤产生一定的触感。

  研制了能够产生压觉和温觉的机器人皮肤,这种人造皮肤能够探测和人类皮肤同步探测到各种事物。

  用于电路和半导体中的晶体管成为基于碳原子链的“皮肤器官原料”,这样机器人能够像人类一样具有触觉。

  最后这一种人造皮肤就半脱离医学领域了,是这边技术人员跟机器人项目组那边合作的项目。

  在上次领导层会议上,有领导提出来知夏科技下一阶段可以发展机器人的建议。

  当时夏知没有否定,而是让所有人提交申请材料,然后经过知夏科技审批,可以拿到第一期研究经费。

  如果能研究出来什么让夏知感兴趣的东西,就可以继续跟夏知这边提交申请资料。

  所以知夏科技现在内部做什么的都有。

  不光有机器人,还有做人工智能的,甚至还有做高达战斗机的。

  在知夏科技大学生物科学研究院办得红红火火的时候,隔壁物理学院的电池组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距离上次叶立海出事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期间,电池组内的研究员并没有放缓研究进度。

  他们一边提高安全意识,一边推进项目研发,终于帮夏知脑中电池技术的系统任务给刷出来了。

  这天,电池组的成员还在讨论怎么解决过热问题,夏知走进科研室,笑着说道:

  “我搞来一份关于新型电池的绝密资料,你们看看。”

  说着,把一份资料放到桌子上。

  电池组负责人拿过来翻看,脸色慢慢变了,他惊讶地问夏知:

  “夏总,这份资料从哪来的?这上面的技术简直是刷新了我的认知。”

  “有这么猛吗?”

  旁边的成员忍不住好奇,凑过来看。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